寶寶怎么吃雞蛋更好?
![]() 寶寶多大可以吃雞蛋? 寶寶在4~6個月大時,如果看到別人吃東西小嘴也蠕動著,這時就可以給寶寶加雞蛋了。加雞蛋是由蛋黃開始。媽媽將煮熟的雞蛋剝去皮,取蛋黃,開始時只能將1/4個蛋黃用少量水研碎食用,以后逐漸加至1/2,最后到1個。蛋黃可以拌在米粉中吃,也可以取鮮橙汁一兩勺,做成橙味蛋黃泥,這樣有利于蛋黃內鐵的吸收。 初次添加蛋黃時,要觀察吃過后皮膚有無出現皮疹、蕁麻疹、嘔吐等過敏現象,因為嬰幼兒免疫力較弱,對新品種食物有可能出現過敏反應。 營養(yǎng) 雞蛋是嬰幼兒生長發(fā)育所必需的輔助食物。那么雞蛋都有哪些營養(yǎng)呢? 富含蛋白質 雞蛋含豐富的優(yōu)質蛋白,每百克雞蛋含12.7克蛋白質,兩只雞蛋所含的蛋白質大致相當于3兩魚或瘦肉的蛋白質。雞蛋蛋白質的消化率在牛奶、豬肉、牛肉中也最高。 富含氨基酸 雞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別豐富,賴氨酸也相當充足,而豆類和谷類分別缺乏這兩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,所以,將雞蛋與谷類或豆類食品混合食用,能提高后兩者的生物利用率。 富含微營養(yǎng)素 雞蛋還有其他重要的微營養(yǎng)素,如鉀、鈉、鎂、磷,特別是蛋黃中的鐵質達7毫克/100克。寶寶食用蛋黃,再同時食用促進鐵吸收的維生素C,可以有效補充奶類中鐵的匱乏。蛋中的磷很豐富,但鈣相對不足,所以,將奶類與雞蛋共同喂養(yǎng)寶寶就可營養(yǎng)互補。雞蛋中維生素A、維生素D、維生素E、維生素K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B6、維生素B12及生物素的含量也很豐富,它們主要存在于蛋黃中。脂溶性維生素A、D、E、K與蛋黃中的脂肪共存,容易被機體吸收利用。 蛋清多大能吃? 半歲前的嬰幼兒不宜食用雞蛋清。因為他們的消化系統(tǒng)發(fā)育尚不完善,腸壁的通透性較高,雞蛋清中白蛋白分子較小,有時可通過腸壁而直接進入嬰兒血液,使嬰兒機體對導體蛋白分子產生過敏現象,發(fā)生濕疹、蕁麻疹等玻如果是過敏體質的寶寶,建議1歲后再食用蛋清。 雞蛋怎樣做營養(yǎng)不會丟? 雞蛋吃法多種多樣,就成年人食用時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,煮蛋為100%,炒蛋為97%,嫩炸為98%,老炸為81.1%,開水、牛奶沖蛋為92.5%,生吃為30%~50%。由此來說,對成年人來說煮雞蛋是最佳的吃法。不過,對寶寶來說,由于牙齒還沒有發(fā)育好,煮蛋清對他們來說難以嚼碎,蛋黃則需要碾碎才能吃。蒸蛋羹、蛋花湯非常合適寶寶,因為這兩種做法能使蛋白質質地細嫩,又不需要咀嚼,極易被寶寶消化吸收。 |
[錯誤報告] [收藏] [打印] [關閉] [返回頂部]
上一條:夏季兒童補水四注意
下一條:夏季寶寶營養(yǎng)食譜
推薦閱讀排行

最新論壇帖子